3-4月,因为校园疫情防控的需要,交通工程学院全体教师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,创新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网络平台,加强对学生的远程学业指导和思政教育,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,也有效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。
朱纯仁老师:让故事丰富课堂
“网课缺少肢体语言、板书和直面交流,师生心理会产生距离感。上课时,我会首先聊聊课程相关的历史和故事,引发同学们的兴趣;其次鼓励同学们积极答题,不论对错,一律表扬;最后,我会把课程、实训设备以及校园设施结合起来,让他们学以致用,做好实地调研工作。”
庞宏磊老师:教学过程完整有序
“本学期授课课程为《汽车电气与电控技术》,原理性和实践性较强,学生们线上学习有一定的难度。我将线上教学过程逐步分解:课前布置任务,学生自主学习;课上重点讲解,采用知识抢答、上课提问、小组讨论等形式加强理解;课后布置作业,复习巩固。”
徐煌老师:与学生“共情教学”
“教学过程中紧扣行业动态,采用案例分析、巧设问题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;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多样,除点名回答问题外,还增设抢答环节和主题作业,密切的师生互动提升了课堂学习效率;助力学生进阶拓展,课间让学生们做眼保健操,对学生们校园生活给予更多关心,全方位形成疫情下线上教学与学生共情、共生的教学生态。”
黄河老师:抓住学生的注意力
“线上教学不是老师的独角戏、一言堂,也不是学生在线孤单地自学完成作业,而是要让学生们得到与线下课堂相同的学习体验和效果。我在讲解过程中,直接在ppt上注释笔记,抓住线上学生的注意力,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跟着老师的上课节奏做笔记,促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。”
严淑君:培养学生的“工匠精神”
“针对线上教学特点,我提前做好教学设计,每次课前提前发布任务单,引导学生预习。课中增强互动性,避免学生挂机,通过选人、抢答、分享、展示、随堂测试等多种形式开展互动,激励学生积极性。课后加强检查督促,及时完成课上布置作业。以身作则,克服困难,培养学生在疫情下坚持学习、坚韧不拔的工匠精神。”
屈贤:把真实工具引入课堂
“《汽车机械基础》是汽车专业的基础课,授课对象是大一学生,该课程理论性强,内容较抽象,学生容易出现厌学的现象。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抽象、难理解的知识,我把真实工具搬入课堂,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,给同学们示范工具的使用方法,播放微课讲解工具的读数方法,使同学们真正听得懂、学得会。”
物理空间的距离阻隔不了知识的传播,阻止不了关爱的传递,更阻挡不了“三全育人”核心理念的引领。交通学院全体教师将努力克服疫情影响,争做“四有”好老师,线上教学助力抗疫。在做好日常教学的同时,还将更加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成长,为学院、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应有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