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至8月,交通工程学院紧紧围绕“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”实践主题,学院团委积极组织动员、周密安排,各团队、团支部广泛参与,多支实践团队深入全国各地,通过主题宣讲、支教支农、志愿服务、社区实践、红色研学等实践途径,围绕爱国主义教育、促进民族团结、助力乡村振兴、加强教育关爱等方向开展实践活动。
聚力乡村振兴共筑民族团结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特别是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,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,7月交通工程学院“聚力乡村振兴 共筑民族团结”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句容市边城镇佴池村、衣庄村,深入乡村一线,通过实地走访、座谈交流、志愿服务等形式,详细了解当地少数民族发展历史,探寻乡村振兴发展路径,感悟红色革命历史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
实践团来到江苏省39个少数民族村之一边城镇佴池村,与少数民族村民开展交流,了解村落的起源和发展变迁,以及当地少数民族的独特习俗与传统,让同学们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了更直观、更亲切的认识;走访佴池农业产业园,参观各具特色的当地特色农业;走进衣庄村村史馆,了解新四军挺进江南的第一战——韦岗战斗,赓续红色文化。同时了解当地历史、文化、民俗等内容,更直观地感受到了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果;2025年全国大学生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志愿宣讲团——“红色先锋”志愿宣讲团还为当地孩童带来“两弹一星”伟大精神宣讲,激励孩子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。
筑梦童心,暖心一夏
为进一步加强教育关爱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,解决家长对于孩子暑假作业“辅导难”、“带娃难”、“托管难”的需求,帮助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安全、快乐、有意义的假期,交通工程学院“筑梦童心,暖心一夏”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前往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开展爱心暑托班活动,团队构思“‘交’启七维,‘通’织童梦”系列课程体系,围绕“发扬传统文化”“赓续红色血脉”“启蒙自我价值”主题,精心设计开展教学活动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非遗文化等内容融入其中,帮助孩子们提高学习兴趣、培养健康心态、全面健康成长。炎炎夏日里队员们以爱心为桥,用责任践行“暑托”之诺,让志愿精神的光芒照亮每个角落,让蓬勃的青春力量在志愿服务中绽放光彩。
寻访红色印记,聆听历史回响
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为引导交通学子在缅怀历史中,赓续红色血脉,汲取前行力量,8月交通工程学院组织“红色先锋”实践团奔赴多地,开展红色寻访、文化传承等实践活动。同学们前往宜兴革命烈士纪念馆、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枫香溪会议会址纪念馆、扬州革命烈士陵园、淮海战役纪念馆、南京航空烈士纪念馆等地,在贴近现实、深入一线的过程中缅怀革命先烈、坚定理想信念、锤炼初心、践行使命,完成了一次扎实的成长锻炼和青春答卷。
交通学子将汗水挥洒在广袤大地,用实干书写无悔答卷,在社会实践中擦亮青春底色、展现青春作为。展望未来,交通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社会实践工作,不断探索实践育人的新路径、新方法,引领更多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的广阔天地中茁壮成长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。
与少数民族村民代表交流
走访佴池农业产业园
暑托班授课
实践团成员合影
参观宜兴革命烈士纪念馆
参观扬州革命烈士陵园
供稿:交通工程学院 图/周嵘 文/周嵘 编辑/崔杰 审核/周昱英、傅志平